保游网

您现在的位置:新闻动态>新闻详情

行拘10日+追偿7.4万:庐山这次救援,把所有“巨婴”户外人打醒了!

发布时间:2025/11/20

有没有发现?户外圈最近越来越”——

卷风景、卷刺激、卷秘境……

直到,一群人卷进了庐山的未开发区里。然后:


一个10天行政拘留,

一笔7.4万元的救援追偿,

一场本可以不发生的闹剧。


对普通驴友来说,这是一次警醒;但对户外从业者来说,更像是一道现实考题:


·以后再出这种事,追责的链条会首先指向谁?

·“AA活动”“非商业约伴,真能挡住风险吗?

·户外活动究竟该怎样配保险才能真正起作用?


NO.1 刺激的诱惑比风险更上头

为什么很多人明知危险,还义无反顾冲进禁区?因为——


1)流量效太诱人


朋友圈要发,视频要拍。


“无人区探秘”“秘境穿越”更是吸赞神器。


当风险换成流量,很多人很难拒绝。



2)不专业的组织者太多

·零经验能带队?

·交钱就能上山?

·指南针都没有能带“秘境穿越”?


绝大多数事故,都是“外行带外行”。


3)侥幸心理永远最危险


“别人都走过,不会这么倒霉吧?”

“查那么严,总不会查到我吧?”


事实证明,危险不会因为侥幸而消失。


盲目追逐的背后,可能是失温、迷路、坠崖、被困,甚至是更严重的身亡


NO.2 违规探险=自己买单

过去很多人都习惯一个逻辑:出事了,打电话,就有人来救。


但救援不是免费外卖,不是摁个请求救援就能无限点单。


这几年,全国多地都在推动有偿救援


·2014年,四川甘孜稻城亚丁景区就开始试行有偿救援。

·2018年,四姑娘山出台《山地户外运动突发事件有偿救援管理办法》。

·新疆规定救援中使用直升机每小时费用3万元。

……


庐山这次事件之所以被行业反复讨论,是因为具备三个特点:


违规身份明确:“四峰涧”为未开发区域

救援成本可量化:当地政府集结救援力量120余人

处罚组合清晰:行政拘留+救援费用追偿




监管部门来说,这是树立样本案例

户外机构来说,这意味着:


未来一旦发生重大事故/救援,找谁要钱这件事,很可能会指向活动组织方。


那么有人就要说了:“我们AA制,不是商业团,不用担责吧。


法律看的是事实,不看挂的名。只要有人负责拉群、设路线、定集合、喊口号——那就是组织者。


河南有次AA制户外活动导致队员受伤,组织者就被判赔13万多。


AA制不但不是保护色,甚至可能成为风险的盲区。


NO.3 户外不是英雄主义,是专业主义

很多户外人对保险的认知还停留在:买个意外险就行了从风控的角度,至少应该是三层结构:


✔第一层:户外专业保障


专业的户外机构在路线选择上会考虑多重因素:天气状况、队员体能、撤退路线、通讯保障等

这种系统化的风险评估,远比个人的“感觉没问题”更可靠。


专业的装备不仅指个人装备,更包括团队的公装设备:急救包、通讯设备、导航工具、应急物资等

这些装备在关键时刻能够挽救生命。



✔第二层:个人风险保障

户外/旅游意外险,这是参与者的底线保障


明确包含:

·身故、伤残、医疗、紧急救援

·是否覆盖高风险运动/特定项目等


保游网已有产品保“第一现场搜救费用”,户外活动更加安心。


✔第三层:机构风险保障

旅行社责任险/公众责任险/组织者责任险/领队责任险


保障范围:

·组织者对参与者应尽的安全保障义务

·因疏忽造成的第三者人身或财产损害

·合理的法律费用等


户外值得热爱,生命更值得敬畏。


无论是AA制结伴还是商业活动,专业素养和风险意识都是守护生命的最后防线。


如有需要,欢迎扫码咨询,为您提供专业的风险管理方案!



旅责险咨询/资料领取/旅业社群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