保游网

您现在的位置:新闻动态>新闻详情

一顿饭干掉178万利润!食物中毒的坑,八成旅行社都踩过!

发布时间:2025/11/13

做旅游团不易,但毁掉一个旅行社,一顿饭就够了。


178万这不是故事,是真实判例。一家旅行社,就因为一顿团餐没安排好,客人食物中毒,领队处置不当,最终客人不幸身故,法院判了全责。


这个案子,把行业里能踩的坑,几乎精准地、一个不落地,全踩炸了


今天我们就来扒一扒,这178万到底赔在哪,以及最重要的——你的旅行社责任险,到底能不能接住这个"天价盘子"?



NO.1178万赔在哪?看清这张"天价账单"


这笔钱的构成,是一份生动的"风险地图":


境外医疗及救援费用(占比最高)包括在当地的医疗费,以及最要命的一笔——国际医疗遣送费(空中救护车)。这是赔款里最重的一部分。


人身损害赔偿法定的死亡赔偿金、丧葬费。


境内医疗及相关杂费回国后的抢救费、家属的交通、住宿、翻译等支出。


一旦发生重大人身伤亡,赔偿的大头往往不是基础医疗费,而是衍生的天价救援成本法定的人身损害赔偿




NO.2旅行社四大经营"雷区"一个都没躲过


这个案子之所以赔得这么惨,是因为它精准地踩中了旅行社经营的每一个致命雷区。


①责任主体混乱——"谁在为我扛雷?"


案子回顾出面签约的是分公司,但最后赔钱时,总公司也跟着一起赔。


风险透视一个分社或门市部的单一事故,通过"连带责任"能直接拖垮整个集团。


灵魂拷问你的分社、加盟商,是用谁的名义签合同?总部的风控,能管住他们的操作吗?




②地接社失控——"我把客人交给了谁?"


案子回顾出事的是一家地接社安排的"简陋、卫生差"的餐厅。


风险透视地接社的锅,组团社先背!《旅游法》规定,组团社先赔给客人,之后再自己去跟地接社扯皮追偿。


灵魂拷问你选地接社,是只看价格,还是有严格的准入和考核机制?


③危机响应失灵——"出事之后怎么办?"


案子回顾客人已上吐下泻,领队却未及时送医,错过黄金救治期。


风险透视领队/导游的应急能力,直接决定事故的损失规模。反应慢一步,账单翻一倍。


灵魂拷问你的领队手册有清晰的应急预案吗?他们有权在第一时间决定送医吗?




③(最致命):保险配置失误——"我的保险是纸糊的"


这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。这178万里,包括84万天价国际医疗救援费、52万死亡赔偿金、37万境内医院治疗费...


1.主险保额不足很多旅行社为了省钱,买的责任险保额很低。在巨额赔款面前,这点保额如同杯水车薪。


2.附加险种缺失或保额过低"紧急救援费用"是出境游的"生命线"。


本案中天价的遣送费,如果责任险里没买这项附加险,或保额不足,就得旅行社自己掏腰包。


3.险种混淆旅行社责任险是法定保障,守住经营底线;旅游意外险是客人的风险屏障,提升服务体验。


只买其中一个,就像开车只系安全带不踩刹车——风险依然存在,二者缺一不可!



NO.3你的责任险如何才能真正“扛事”?


面对这些雷区,最终都指向同一个问题:你的旅行社责任险,配置对了吗?


1.主险保额是"基础盘",兜不住底就得自己掏钱


死亡赔偿金是法定且刚性的。


如果你的责任险主险保额设置得过低,像一个浅盘子,那么巨额赔款溢出的部分,就只能由旅行社用自己的利润、甚至家底来填补。



2. 附加险是"关键保障",缺失一项就能让你破产


本案中,占比最高的竟是国际医疗救援费用。如果旅行社的责任险中,没有单独附加"紧急救援"项目,或者该项目的额度严重不足,这笔天价账单就会直接砸到旅行社头上。


核心教训:保险不能只保"死伤"结果,不保"救命"过程。对于出境游,"紧急救援"附加险不是选配,是标配!


3. 保障身份要"对号入座",保错对象等于没保


案件中,签约的分公司和品牌总公司承担了连带责任。这提醒我们:如果你的保单没有明确覆盖你作为"组团社"或"地接社"的特定身份与责任,理赔时就可能产生纠纷,影响赔付效率。


责任险咨询/资料领取👇



正值旅行社责任险续保季!不确定你的保单是否覆盖了所有风险点?欢迎免费咨询,让我们帮你做一次全面的保单诊断!


178万买的教训,我们不能替别人白交。


这行当,赚的是辛苦钱,拼的是细节和服务,但想活得久,靠的是对风险的敬畏。你那份旅行社责任险,不是成本,而是你关键时刻的"救命稻草"。


别等了!现在就检查您的保单,或立即咨询我们的保险专家,为您的旅行社打造一份真正"能打"的责任险方案!



评论区来聊聊

想了解责任保险配置的老板,欢迎在评论区留言~



旅责险咨询/资料领取/旅业社群👇